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扶贫攻坚行动

    信息发布者:虎虎生威
    2020-10-22 15:22:14   原创
    金秋时节,硕果累累,浠水县处处呈现出一幅幅喜人的丰收画卷,田间地头忙秋收,到处都能感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、新生活、新希望。产业扶贫,如何立得住、走得远?近年来,浠水县始终把产业扶贫牢牢抓在手上,以鼓起群众“钱袋子”为目标,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,实现扶贫项目进村到户,让产业发展真正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。如今,“产业之花”已经开遍浠水大地,产业扶贫逐渐挑起了脱贫攻坚的“大梁”。截至目前,全县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29070户,带动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比率为100%,全县835个产业扶贫市场主体,帮扶贫困户18021户,覆盖贫困人口39771人,主要采取就业、土地流转、订单农业以及入股分红的方式帮扶贫困户。
    强化规划,突出发展重点产业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长效增收、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,也是从输血扶贫转向造血扶贫增收致富的关键举措。浠水县以推进“一心三区”建设为突破口,结合各地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,编制了《浠水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》和《浠水县产业扶贫规划》,不断发展特色农业产业,探索出了一条长抓特色农业“410”(发展猕猴桃、葛根、特色水产、油茶4个产业各10万亩)和短抓“四特优”(发展瓜蒌、食用菌、中药材和莲藕等有基础,见效快的特色产业)的路子。经过近几年的发展,全县特色产业发展迅猛。截至目前,猕猴桃种植面积2万亩、葛根种植面积10万亩、特色水产面积9.3万亩、油茶种植面积7.9万亩。全县食用菌产业达到200万棒、瓜蒌产业面积达到1万亩、中药材种植面积6万亩。
    加强指导,促进产业持续发展浠水县不断加强对基层产业发展的指导,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,提高产业扶贫效果。全面推广新型产业扶贫模式。浠水及时总结调动贫困户自主发展积极性能力强、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户数多、市场主体参与产业扶贫投入成本少、产业扶贫效果好的,并且可借鉴、可复制的产业扶贫模式,编印成资料,印发到各乡镇(区、处),在全县广泛推广。着力推广新型农业产业项目。浠水县十分注重与科研机构的合作,注重将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。与国家农科院武汉油料研究所合作,推广种植油菜37万亩,并争取财政性资金750万元,对今年新增的5万亩种植面积,按照每亩15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,增加贫困户增收渠道。和黄冈市农科院合作,编印了《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》,在全县大力推广稻蛙鳅鱼高效立体种养项目、设施化化栽培羊肚菌项目、果园立体种养项目等12个新型农业产业项目。今年以来,浠水县落实一系列支持政策,克服农业产业连续遭受新冠肺炎和洪涝灾害影响,全力支持复工复产,减小灾害损失。有序组织农业市场主体复产复工。落实扶贫农业市场主体专班服务制度,每个市场主体都由乡镇国家干部、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负责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,指导、督导农业市场主体复产复工。同时,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,成立九个工作专班,深入到全县所有农业市场主体督导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,掌握并及时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。落实农业市场主体复产复工支持政策。以落实《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纾困的通知》为抓手,全力支持农业市场主体复产复工。加强农业技术培训。我县组织农业农村部门技术专家编印了《浠水县农业扶贫产业技术手册》,将猕猴桃、油茶等16个全县的优势特色产业的种养技术编印成册,并大力开展技术培训,目前已举办112批次技术培训活动,培训20623人次。
    抓实能人,大力发展新型产业浠水深入实施能人回乡创业“千人计划”,引进一个能人,带动一个产业,致富一方乡亲。落实责任,实行领导干部责任制度。出台了《引导能人回乡创业工作方案》、《浠水县能人回乡创业考核方案》,签订了《引导能人回乡创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》,细化了目标任务、工作措施,明确了工作责任,形成大员上阵、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。对能人回乡创业项目实行一对一专班服务制度,建立全方位服务体系,一个项目一个服务专班,帮助解决企业注册、办理注册手续、土地流转、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问题。突出重点,补齐农业发展短板。围绕现代农业“410工程”和“四特优”产业规划,坚持长短结合,全面发展特色农业产业。同时,大力引导能人回乡创办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农村电商等服务产业,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创新机制,促进产业持续发展。大力引导回乡能人创业项目与村级集体、贫困户建立长效利益链接机制。鼓励回乡创业能人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、“合作社+电商+农户”等经营模式,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致富。鼓励回乡创业能人提高产业科技含量,发展高技术产业项目。通过持续抓实能人回乡创业工作,产生了良好实效。拓展了农业产业发展路子,形成了粮油产业、水产产业等优势产业和猕猴桃、葛根、油茶、瓜蒌、食用菌、中药材、莲藕、茶叶等特色产业齐头并进发展的良好态势。农业产业品牌效应不断提升,全县共有绿色食品12个,无公害食品97个,有机食品1个,国家地理性标志产品6个。黄冈市地标优品企业11家,14种产品。促进了农民增收,所有能人回乡创业市场主体都参与了产业扶贫。
    落实政策,激励扶贫产业发展浠水县不断调整优化并落实产业扶贫政策,扶持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和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新型农业产业。严格落实产业扶贫奖补政策。按照浠水县《关于深入推进产业脱贫工作的实施意见》,落实对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市场主体的扶持政策。对流转贫困户土地的农业市场主体,每年按每亩50元的标准,给予流转双方补贴;对开办扶贫车间,帮扶贫困户10户以上,且每户年增收1.2万元的,政府按每户5万元贷款额度贴息3%;新型农业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户达到补贴标准的,享受贷款贴息、项目扶持或以奖代补政策。落实了贫困户自主发展特色产业和自主创业补贴政策,每户最高可补贴1000元。同时,还出台了《浠水县高端猕猴桃产业奖补实施办法》,对奖补条件的市场主体按每亩500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;出台了《浠水县瓜蒌、食用菌、中药材等重点产业精准扶贫实施办法(试行)》;出台了《“五送助春耕”扶贫行动实施方案》,对每亩种植水稻补贴180元/亩,花生、芝麻等八大类种植作物按30元/亩补贴,上限补贴1800元/户;出台了《浠水县中小企业和市场主体复工复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的意见》,设立复工复产专项支持资金2000万元,其中1000万元用于中小企业和市场主体复工复产信贷增信。深入推进易地搬迁产业后扶项目建设。采取“县级安排扶持资金、固定资产归村集体、市场主体租赁经营、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”的模式,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产业后扶项目,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“后半篇”文章,确保搬迁群众能住得下、可就业、可发展。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